努力学习是高考的前提条件,会选择专业才可以顺利开启新征程
高考之后,相信对于大部分的高三学生来说,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是一个非常头痛,也是非常纠结的一件事情。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人生走向,但也不是绝对的。俗语说“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”,虽然现在这个规则逐渐打破了,但是如果你不是生活在一个思维意识相对宽松开放的成长环境中,那么就要慎重选择了。
选择专业需要注意的哪些事项呢?

一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
拿到分数,填报志愿时,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、能力特长、未来规划、自身综合实力等因素选择所要学习的专业,结合学生自己的想法、家长的意见和老师的建议,然后再做出综合判断。
二、对专业的相关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
自己中意的学校今年在自己地区的招生计划人数、往年的录取成绩、优惠政策的实施方法、专业录取的操作程序,是否采用级差分、专业录取的依据等,和体检、面试要求等要做到心中有数。
专业的课程设置、师资力量、培养方向、去年该专业录取分数等情况,以及收费标准、语种要求、住宿条件等要了解清楚。
对自己喜欢专业近三年来的最低录取线与招生人数,包括计划数和实际录取数等,以及自己所就读高中近三年来的各批次录取率要充分掌握。

三、注意“坡度原则”
在搭配各类专业时,也要有一定的坡度,在选择是否愿意调剂时,要认真阅读调剂种类,如“全部愿意调剂”、“全部不愿意调剂”等做到心里有数。
考生在志愿中选择专业时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、能力特长和未来规划长结合自身综合实力而确定。专业之间的顺序要按照录取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。但是由于高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只有在全部考生录取完成之后,都能明确,所以考生只能通过历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推测判断。
另外,高校招生简章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办法,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,是考生和家长必须特别要注意的,第一项是关于招生政策、加分政策是怎么表述的,另一项是专业的录取准则,是分数优先还是专业优先,设不设专业级差等。如果对招生章程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,既可以参加招生咨询了解具体信息,也可以打电话到学校进行咨询。一般而言,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咨询会更稳妥一些。另外提一个建议,除了向学校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外,还可以向在校的大学生咨询。

无论专业怎么样,学校怎么样,都是会影响一个人的前进方向,但是不会决定一个人的前进方向。步入大学也是一个开始,无论你想学什么,想得到什么,大学的四年都可以满足你,就看我们有多少决心去努力。
选择专业,要结合自己的未来的发展地域,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,要结合家庭因素来选择,要紧跟国家大的方针政策。